时间:2019-11-04 11:18 | 栏目:人物 | 点击:次
/天天财经(见习记者 张兰太)背景:据《湖北日报》11月19日报道,武汉曝光多起“精准扶贫”案例。其中一个案例是:武汉市一个82岁老人易某患有严重风湿病,每月只有180元养老金。他被列入精准扶贫户后,被安排养了100只鸡。然而,没想到,养鸡后老人的日子更难了。4个月后,由于老人缺乏养殖技术,送来的鸡苗全部死亡,老人为此还倒贴了几百元。 11月20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文批评某地假扶贫案例:某公司流转贫困村土地搞食用菌大棚,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,据说还能打工挣钱并分红。但调查发现,全村105户贫困户,在大棚里打工、有分红的只有20户;而所谓股金分红只分3年。村干部透露,县里定下2017年提前脱贫,“3年分红正好管到这个点”。 据中新网11月20日报道,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在贵州指出:“脱贫不可能一蹴而就,要防止把扶贫当作短期工作”;“没有质量的脱贫对摘帽毫无意义”;“目前衡量减贫的指标还不够明晰”;“不能搞所谓的数字脱贫和假脱贫”。 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,现在还有不到五年时间,当前的扶贫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?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任务? 【天天财经观点】 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看来,上述媒体曝光案例不能完全说是假扶贫,应该说是扶贫方式过于简单化、追求短期效果。武汉的案例中,让贫困老人养鸡的做法初衷是好的,但想得过于简单了。“一些地方,贫困户养几只羊或者兔子,根本不可能有太高的效益,我们往往发现这些贫困户很短时间内就把它们卖掉或者吃掉了,甚至干脆养不活。”汪三贵说。 汪三贵认为,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把贫困户组织起来,让他们加入到由现代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链中去。另外,各地也可以探索电商的方式,但电商模式也需要有人把农户组织起来,负责他们的产品销售并给予技术指导。 汪三贵指出,第二个例子反映了一些地方扶贫措施覆盖面小、受益期短的问题,当地政府为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任务,就只考虑三年,三年以后就不管了,这可能在未来会造成严重的返贫问题。不少地方都有这种扶贫资金使用短期化的现象。 汪三贵进一步指出,这种扶贫方式的短期化、简单化是因政绩考核的压力而产生的异化现象。“现在每个地方都定了哪一年实现脱贫,所以地方政府普遍考虑的就是他们必须在这个期限之前脱贫,至于之后怎么可持续发展,明显考虑不够。这种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有的地方给贫困户搞资产性收益,入股公司、银行,每年分红,但是一旦完成脱贫任务这个收益就没有了。” 汪三贵强调,从长远来讲,要实现持续脱贫,贫困户最终需要有可持续的创收能力,要么是产业,要么是就业。当然,还有其他扶贫方式,比如易地搬迁,但是搬迁后也还是需要有稳定的收入作保障。 对于扶贫方面的体制机制,汪三贵认为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比如,在资金使用方面,中央已经通知实行扶贫资金的县级整合,但很多地方都不敢整合。“地方在这方面跟中央有点脱节。中央出台了政策,并且在审计等相关规定上都松绑了,只要用于扶贫,就不会出现过去追究地方挪用资金的问题,但是县里不敢整合,担心把上级部门的资金整合以后得罪有关部门,以致明年出现资金少拨或者不拨的情况。虽然财政部门对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,但是地方实实在在担心这一问题,结果就卡在这儿了。”此外,产业扶贫如何建立可持续性的受益机制,而不是短期几年的受益机制,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。 汪三贵指出,现在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还需要探索,第三方评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,另外具体评估指标也需要认真考虑。现在过于注重结果,就是达到“两不愁”“三保障”。“你的收入问题现在可能解决了,但是你的收入是怎么来的,要划一个问号。有些地方就直接发钱,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,这种数字扶贫,是短期的,容易逆转。”汪三贵认为,考核评估机制要考虑效果的持续性,减少这种短期化扶贫和类似弄虚作假的做法。